亲爱的患者朋友以及沈阳二〇四医院的全体职工

端午节假期将至,首先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,端午节安康!期待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、祥和、平安的节日,并对端午节期间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二〇四人致敬!


端午的由来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龙节、正阳节、天中节等,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飞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经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曰:“飞龙在天”。端午日龙星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


端午节的习俗

1、放纸鸢

纸鸢,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,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,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,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。在中国南方一带,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

2、插艾草
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插艾草和菖蒲是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听前辈人说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提高免疫力哦,赶快试试吧,不过,对花草过敏的朋友切勿轻易尝试。

3、打午时水

午时水,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。端午节"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。重午日的午时,阳上加阳,所以午时水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。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,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,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,具有辟邪、净身、除障的效果。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,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。有谚语道:午时洗目,明到若乌鹙,又说午时水饮一嘴,较好补药吃三年

4、端午食粽

端午食粽,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,粽形成了南北风味;从口味上分,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。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、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5、贴午时符

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。午饭后,家家贴午时符。符用宽约一寸,长近一尺的黄纸条,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,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。在大门上悬挂菖蒲、凤尾、艾叶等,并扎上一束蒜头,涂以朱砂避邪。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:艾旗迎百福,蒲剑斩千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