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怀美好:将求子希望照进现实——我院栾彩霞医师接受东北新闻网专访
2022-8-26
以下全文,转自东北新闻网
“做生殖医生是个‘意外’,但这份‘意外’给了我太多温暖与感动。”栾彩霞主任动情地说:“我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,直到退休,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帮更多的家庭圆求子梦。”
报道网页截屏
妇科转生殖
无心插柳柳成萌
记者:您从事生殖工作多久了?
栾彩霞:从事生殖科工作十六年了。2003年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,刚毕业的时候在妇产科工作,很多女生比较喜欢妇产科工作,因为每天工作接触到的都是喜事,怀孕,生子……新的生命很有活力,小宝宝都非常可爱,可以说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岗位吧。
记者:所以,您是后转的生殖?
栾彩霞:是的,最开始在妇产,后来院长和我谈,想让我去生殖,起初挺不愿意的。觉得还是妇产好,每天乐呵呵的,生殖有太多事与愿违,感觉压力大。我还没考虑清楚,就被要求到生殖报道了,当时还有点不高兴,现在想想,特别感谢老院长的安排和栽培,改变了我对人生很多看法。
主任医师栾彩霞
记者:是因为生殖科比妇产更有成就感吗?
栾彩霞:这么定义并不准确,每个岗位都有每个岗位的使命。妇产是为了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安全,生殖则是帮助患者实现延续血脉的希望,都很有意义。之所以说感谢,是因为生殖让我更立体地体会了人生,更理解患者,也让我看到了生活中许多的苦难。这么多年,粗略统计,应该助孕过近万名患者。(记者:大约有多少成功了?)之前也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,真记不住了,太多了,按我院成功率来说,几千肯定是有的,因为试管成功率差不多是50%。还有一些患者,只用些药,指导同房就自然怀孕了,没进入到试管周期。但不管是哪一种患者,可以说每个人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往事。
理解患者不易
尽心尽力助病患圆梦
记者: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病例?
栾彩霞:特别的病例很多,但我不会过度关注这个。(记者:为什么?)医生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病患,对于医生来说,其实大多病患的病症是相似的,但对于每个普通病人来说,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医疗,是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决定。如果医生把注意力放在特别病患的身上,就很容易造成平时看诊缺少激情。我们科和别科性质不太一样,每个患者的压力都很大
尤其女方。生孩子是夫妻双方的事情,但怀孕,生产,全是女人一人承担。我也是一个女人,一个妈妈,所以,我更能理解这些试管姐妹,她们承担了很多来自家庭,社会的非议。我只希望尽我所能尽快让她们圆梦,成为母亲。
助孕成功的患者带孩子回到沈阳二〇四医院看望栾彩霞主任
记者:医生这个职业是有光环的。
栾彩霞:医生确实是一个职业荣誉感比较强的职业,在大众心里我们救死扶伤,是白衣天使。这个职业也确实会给你极大满足,当你救治病人成功,为病人治好病痛时,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。但同时,医生压力也很大,我们每一个治疗方案,每一个决定不但影响病程的长短,效果的好坏,也影响到治疗的费用。大家都知道,医学是无止境,尽管我已经基本完成博士的学业,但仍需不停学习,总结,提炼,分析。很多时候,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很多,其实我们比患者更着急,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,患者可能不理解,我们也会有很多委屈,但一想到患者的痛苦,有些辩驳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。患者比我们难,花着钱,遭着罪,社会赋予我们很多光环,所以有些委屈,是这个职业必须承担的,而我们能做到的,只能是永不停止的学习、深造,认真、客观地看诊,希望用最少的治疗费用达到患者满意的结局。
责任编辑:张越
扫码预约咨询